150万公里零事故,30余次救人、3000次助考……
“的哥”应伟文:左手安全,右手送暖

应伟文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。(资料图片)
人物名片:应伟文,男,1968年出生,现任台州金桥汽车出租有限公司金桥真诚车队队长。浙江省“万名好党员”模范代表、浙江省“十佳最感人出租车司机”、杭州亚运会火炬手、台州市道德模范、台州十佳出租车服务明星、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劳动模范。今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。
日前,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举行,57岁的台州“的哥”应伟文身着正装,双手接过“全国劳动模范”荣誉证书,笑容满面。
这是对他27年出租车职业生涯的最高褒奖——安全行驶超150万公里,救助伤病乘客30余人,发起“爱心助考”25年,带领车队服务高考考生超3000人次……他和浙JDT5111出租车,已成为台州一张流动爱心名片。
“把乘客当亲人一样对待”
从路桥马铺中学毕业后,应伟文做了3年木工学徒、4年木工,1991年转行搞起个体运输。1998年加入台州金桥汽车出租有限公司时,他立下规矩:“把乘客当亲人一样对待。”多年来,他始终如一,从一名普通司机逐渐成长为行业标杆。
每天出车前,应伟文都严格按照“规定动作”对车辆进行检查,保持车内干净整洁,确保乘客乘车体验舒适。“乘客上了我的车,我就要对他们负责,看到他们下车时的笑脸,觉得这条路没白跑。”应伟文说。
“阿公,您坐好,咱开慢些。”上午空闲时,应伟文会驱车去老旧小区转转,帮老人提菜篮、扶上车,陪唠家常。“我腿脚不便,下雨天他宁可自己淋湿,也要把我送到医院门口。”乘客李奶奶这样评价。
针对老年人不会用智能手机的问题,应伟文推动公司150余辆出租车配备一键拨通967070平台就能预约用车功能。据统计,他服务的乘客中,60岁以上老人占40%,回头客率超20%。
近年来,面对网约车发展趋势,应伟文积极转型,同时接入滴滴、高德等平台,启用“自动接单”模式,节假日日均接单量15单。“打表计费和快车订单兼顾,空驶率降了30%。”应伟文说。
“来路桥要去十里长街逛逛,尝尝姜汤面、梅花糕!”面对外地游客,应伟文积极承担导游角色,热情介绍本地知名景点和小吃。“坐他的车连旅游攻略都省了。”有外地游客这样说。
自创“五不四帮”服务准则
台州金桥汽车出租有限公司调度室里,“五不四帮”服务准则展板格外醒目。这是应伟文自创的服务标准,如今已成为全车队的行动指南。
“五不收费”包括因司机操作失误(如绕路、超时)、车辆故障、交通事故终止服务,或主动帮助困难乘客(如送医、搬运重物)等不收取费用;“四帮行动”即对老弱病残“扶一把”、遇路人有难“帮一把”、行李繁多“提一把”、雨天不便“撑一把”。
2022年7月,应伟文在市府大道遇到骑电动车摔伤的陈先生,冒雨将其抱上车送往医院,挂号、垫付押金、联系家属。“家属一开始以为我是肇事者,调了监控才道歉,我说没事,人救回来最重要。”应伟文说。
这样的场景,每年都会发生20多次。2024年3月,肾病患者吴先生急需血透却凑不齐药费,应伟文直接捐出两天营收500元。
对于80岁以上高龄老人,应伟文也坚持免费服务。曾有八旬老人乘车去医院,下车时他不仅不收费,还帮忙挂号,并反复叮嘱“注意身体,下次用车随时找我”,令老人感动不已。
为应对突发状况,应伟文还考取了红十字会急救证,车内急救箱常备多种药品和急救用品。2024年8月,乘客张先生乘车时突然头晕,他立即停车取出藿香正气水和晕车药,及时帮其缓解不适。应伟文说:“车内是乘客临时的家,要为乘客提供贴心服务。”
从7辆到50辆的爱心矩阵
2000年夏天,应伟文路过高考考场,看到有家长带着考生在烈日下等车,他突然萌生想法:能不能组织一支车队,免费接送考生?
这一想法得到公司的支持。随后,7辆贴着“爱心助考”标识的出租车出现在台州各考点。如今,这支车队已发展到50辆车,累计有2000余名爱心司机加入,护航超3000名考生。
“每年高考前,我们提前规划送考路线,配备2B铅笔、文具袋等应急物资,并设立三类保障服务:应急服务驻守各考点随时待命,流动服务巡游考场周边动态接送,特需服务专程针对路途偏远及特殊困难考生。”应伟文介绍。
爱心车队的身影,还活跃在路桥各个角落。每年重阳佳节,接送敬老院老人就医、购物;每年3月5日学雷锋日,针对老弱病残推出免费乘坐活动;到古街社区为老党员“送学上门”……
“一个电话就到,扶我上下车,背我去医院看病,陪我去银行办社保,像亲儿子一样贴心。”说起应伟文,老党员王乃训赞不绝口。
应急救援现场,也少不了应伟文的身影。2024年1月,路桥大道发生连环车祸,他第一个停车,冒雨将2名伤者抬上车,闯红灯送医。“急诊室护士看到我,说‘又是你送伤者来了’。”近年来,应伟文累计直接送医救治20余人,协助拨打“120”、疏导交通等。
3月,台州金桥出租网约车党支部成立,应伟文被选为党支部书记。他牵头制定了《出租车文明服务规范》,推动“党员示范车”创建。“出租车不仅是谋生工具,更是城市温暖的传递者。”他表示。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
- 评论
- 关注